我校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召开
“社会工作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2021年6月24日下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高峰教授与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傅菊芬教授,应我校邀请前来出席“社会工作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论证会。这是继今年3月社会工作专业全面启动教学改革以来的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汇报,也是为后续新教改方案制定细则并落地而开展的一次专门的论证会议。
  校董事长朱昌宁特别出席此次会议,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论证会由校长助力郑楷主持。杨一心校长和黄艳秋副校长分别做了讲话。

   社会工作教科中心主任周奇对社会工作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做了专项汇报,对专业培养定位、学制模式、教学设计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依托大场镇,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与上海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是邦德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办学特色,也是所要坚持的方向。新方案打破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建立“工学结合、双元融合”的新学制模式,即校内理论教学(邦德学院)+实践基地技能培训(大场镇下辖基层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沉浸式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通过 “学中干、干中学”,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
   专项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针对新方案,展开了详细的论证。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高峰教授对方案的总体架构和方向表示肯定,并对培训方案,尤其涉及课程设计的标准提出了建议。高峰教授指出,邦德学院社工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以“全科社工”的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下一步的细则设计应考虑课程与课程之间,学期与学期之间的连接性。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傅菊芬教授对学生校外实践学习的环节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傅菊芬教授提出应考虑设计滚动式的实践岗位,确保学生2年的实践学习是可以轮岗的。既可以保证后续学生的岗位继承,也可保证前期学生通过轮岗实现社区社会工作技能的提升。

  论证会最后,杨一心校长做了重要指示,要求社会工作教科中心在听取专家的建议后加快推动第二阶段工作的落实,使细则尽快落地。力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对标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各项标准,实现创建校一流学科的目标。

  参加论证会议的还有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熊淑丽,办公室主任穆开拓。社会工作教科中心教师代表也一同出席会议。
  (撰稿:周奇 )